暴牙定義(如何看自己有沒有暴牙?)
前牙及齒槽骨突出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
暴牙指的是前排牙齒及其周圍齒槽骨過度向前突出。發生在上顎,稱為「上顎突出」;上下顎一起發生,為「雙顎突出」。
暴牙的特徵
因前牙及其齒槽骨突出,導致嘴唇突出。
依據上下齒列不同類別的咬合關係,上下顎前排牙齒可能呈現過大的水平覆咬、深咬或開咬,講話漏風,影響(如ㄗㄘㄙ)發音,咀嚼時不容易用前牙作切斷或撕裂的動作。
可能嘴唇無法輕鬆閉攏,牙齒容易外露,微笑時露出過多牙齦(笑齦),牙齦易紅腫;若為了掩飾外露的牙齒強行閉合雙唇,外觀呈現下巴肌肉糾結及嘟嘟的厚唇。
暴牙的咬合分類可能是第一、二、三類任何一類。暴牙可能合併戽斗(下顎突出),為第三類咬合異常,這時呈現的側面臉型,為凹臉型;也可能合併下顎後縮,呈現第二類咬合異常,但也可能是第一類咬合,後兩者呈現凸臉型。
暴牙遺傳和成因
暴牙遺傳的傾向,可能隔代發生,但沒有家族史的個案也不少;和後天吸吮手指及挺舌的習慣有關。
暴牙的種類
根據發生的位置,發生在上顎為上顎突出,更完整的說法應該是上顎齒槽突出,若合併下顎齒槽突出為雙顎突出,或是雙顎齒槽突出。
另外根據牙齒角度以及齒槽骨位置來區分,也有齒性暴牙及骨性暴牙的區分。如果門牙角度過大(比如 U1-SN > 110),那麼就會認為有齒性暴牙的成分在,卻不一定僅止於齒性暴牙而已。如果門牙角度正常或甚至低於正常數值(U1-SN < 100),那麼就會被歸類為骨性暴牙。
暴牙怎麼辦?暴牙的治療方式和時機
頭帽牽引器/功能性矯正器
青春期間及之前
暴牙的特徵可於青春前期(7至11歲階段)發現,但此時下顎尚未完全發育,治療目標主要是限制上顎生長或合併促進下顎生長,並使上顎前齒後縮。當然,若此時已具有正臉型的特徵,應留心合併戽斗的可能性。
頭帽牽引器(上圖左)搭配固定矯正器,限制上顎生長並使上顎門齒後縮。功能性矯正器(上圖右)搭配固定矯正器,促進下顎生長並使上顎後縮。
齒列矯正/暴牙矯正
成人時期
暴牙矯正,一般利用拔牙的空間(通常是對稱拔掉上或下顎第一小臼齒,可以創造約6-8mm的空間),將前牙往後拉,並施以錨點控制(相對不動點通常是臼齒),分配前後牙的移動比例,來改善嘴唇的位置與外形,對於齒性暴牙的治療有比較好的效果。
關於前面提到齒性暴牙及骨性暴牙的分類方法,原因是齒列矯正過程中過度內收門牙角度,對於上顎前牙露齒外觀並不理想,也沒有辦法改善齒槽突出所造成的人中部位突出的外觀,因此骨性暴牙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是正顎手術。
而齒性暴牙透過拔牙的齒顎矯正方式,關閉拔牙空間的同時,一來可以修正過於往前傾斜的前牙角度,前牙的位置也會向後,嘴凸的治療效果當然比較顯著,是可以透過齒列矯正得到治療效果的齒性暴牙。
迷你骨釘/暴牙矯正
成人時期
暴牙矯正時使用迷你骨釘,齒列矯正時的錨點控制更多樣化,施於牙齒的力量及方向更加精準,較能充分利用拔牙空間,若再加上後牙往後拉的合理預期量,使暴牙矯正效果更加顯著。
正顎手術
成人時期
齒槽骨部分過於突出(骨骼性上/雙顎突出,簡稱骨性暴牙),應考慮正顎手術治療。
(一)這類骨骼性上顎/雙顎突出(骨性暴牙)的患者,牙根在齒槽骨內移動距離長,除非配合正顎手術治療,一般需兩年以上的矯正期。
(二)牙根尖在齒槽骨內移動距離越長,牙根吸收的機會越高,雖然發生的機會很小(1~3%),且大部分不會影響牙齒美觀與功能,但有牙根變短現象時,最好考慮配合正顎手術治療。
暴牙合併下顎突出或下顎後縮
當暴牙合併戽斗或下顎後縮的時候,配合正顎手術把突出的下顎往後退或後縮的下顎往前拉才是最好的選擇。手術時機是等青春期發育過後(女性約16-18歲,男性約18-20歲),再評估及施行較為確實。
常見問題 Q & A
此外,矯正時前牙後退時是否保持正常的傾斜角度,尤其是前牙傾斜角度已屬於正常值,若只有牙尖向內傾斜產生旋轉,牙根及齒槽骨會更突出,反而惡化臉型外觀(圖二)。
若暴牙原因是來自於前排牙齒向外翻出,而齒槽骨沒有特別突出的情況,前牙傾斜角度的過度向內旋轉,也會造成嘴唇沒有支撐(癟嘴)的外觀(圖三),這些情況都是暴牙矯正時應特別留意的。臨床上確實遇過只接受齒列矯正後,因不滿意臉型的改變,才尋求正顎手術治療的案例。建議治療前應和齒列矯正醫師充分溝通。